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近日于上海舉辦的第90屆中國電子展上,集成電路、汽車電子、5G通信、物聯網等行業前沿技術與創新產品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專家表示,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隨著《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大力驅動,行業正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呈現出諸多新的趨勢和變化。
隨著下游消費電子產品日益向輕薄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電子元器件也正在進入以新型電子元器件為主體的新階段。電子元器件由原來只為適應整機的小型化及新工藝要求為主的改進,變成以滿足數字技術、微電子技術發展所提出的特性要求為主,進入成套滿足的產業化發展新階段。
據業內人士介紹,新型電子元器件具有高頻化、片式化、微型化、薄型化、低功耗、響應速率快、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功率、模塊化等特征,相配套的制作工藝精密化、流程自動化,生產環境也要求越來越高。
在電子產品往輕薄化、小型化發展的潮流中,帶動了印制電路板(PCB)從剛性到柔性的升級之路。柔性電路板(FPC)具有輕薄、可彎曲、卷繞、可折疊、配線密度高的特點,完美契合了輕薄化、小型化的發展主旋律,近年來成為PCB細分行業的領跑者。FPC行業由日美韓主導,近年來生產成本增加促使FPC產業重心逐漸轉向國內。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大國,柔性電路板在國內具有巨大需求,國產柔性電路板企業正迎來快速發展。記者從國內柔性電路板龍頭企業上達電子獲悉,上達電子2004年開始進入FPC領域,目前已成為京東方、天馬、華星光電等國產面板廠商的主要供應商,同時也是華為、OPPO、VIVO等國內智能手機廠商的供應商。2016年上達電子營收約8億元,預計今年將增至10億元。
上達電子董事長李曉華表示,柔性電路板則憑借重量輕、厚度薄、彎折性好等特點,成為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元器件。目前柔性電路板的需求每天都在增長。歐美和日本企業比國內廠商早10年到20年進入FPC行業,目前他們的規模要比國內廠商大很多。現在,全球每年柔性電路板市場需求為100多億美元,將近1000億元人民幣,而國內企業全球市場占比加起來僅約10%,未來前景廣闊。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全球消費電子行業雖已進入平穩發展期,但技術升級趨勢凸顯,并且技術有望進一步向下滲透,消費電子功能件將借力技術升級與滲透趨勢呈現需求與種類的高增長,功能件將受益于行業調整與下游產品技術升級,實現業績放量已經是行業內大多數人的共識。
在專家看來,我國作為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和消耗大國,電子元件的產量已占全球近39%以上。國內廠商始終緊跟發展潮流,不斷提高自身技術能力和產品質量,追趕國際先進企業,努力縮短差距,以便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對電子元器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