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產品中,定時IC芯片和晶振是必不可少的配件,有時客戶會反應定時精準度有問題,大多數晶振不起振或者起振有問題造成的。
遇到單片機晶振不起振是常見現象,那么引起晶振不起振的原因有哪些呢?
(1)PCB板布線錯誤;
(2)單片機質量有問題;
(3)晶振質量有問題;
(4)負載電容或匹配電容與晶振不匹配或者電容質量有問題;
(5)PCB板受潮,導致阻抗失配而不能起振;
(6)晶振電路的走線過長;
(7)晶振兩腳之間有走線;
(8)外圍電路的影響。
解決方案,建議按如下方法逐個排除故障
(1)排除電路錯誤的可能性,因此你可以用相應型號單片機的推薦電路進行比較。
(2)排除外圍元件不良的可能性,因為外圍零件無非為電阻,電容,你很容易鑒別是否為良品。
(3)排除晶振為停振品的可能性,因為你不會只試了一二個晶振。
(4)試著改換晶體兩端的電容,也許晶振就能起振了,電容的大小請參考晶振的使用說明。
(5)在PCB布線時晶振電路的走線應盡量短且盡可能靠近IC,杜絕在晶振兩腳間走線。
晶振不起振的終極解決方法
32.768kHz晶振是市面上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類晶振。愛普生/EPSON目前提供三類32.768kHz晶振產品以滿足客戶不同需要,分別是:32.768kHz有源晶振(OSC),32.768kHz無源晶振(X’tal)和內置32.768kHz晶體諧振器的實時時鐘模塊(RTC)。
有源晶振(OSC)和實時時鐘模塊(RTC)由于內置了相應的電路,因而不太容易出現不起振的問題。在實際使用時不需要考慮相對復雜的頻率匹配問題。
不起振的情況主要出現在無源晶振上,尤其是kHz級別的無源晶振(X’tal),而MHz級別的AT晶振則相對少見。
晶振不起振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電路結構與晶體單元不匹配。由此導致產生頻率不夠穩定、停止起振或振蕩不穩定等問題。因此在電路設計時,為了獲得穩定的振蕩,通常情況下石英晶體單元與振蕩電路的匹配十分重要。
解決晶振不起振至少要對以下三個要素:對振蕩頻率(頻率匹配)、振蕩裕度(負阻抗)和激勵功率的三項進行評估。
為什么小批量試生產時晶振工作良好,批量生產時不良率大量出現?
答案還是電路結構與晶體單元不匹配。由于概率問題,在小批量試產時由于數量少,沒有及時發現。
如何避免晶振不起振導致的尷尬和由此造成的時間延誤、不良率高的結果呢?
1、選擇可靠的品牌以及進貨渠道
2、盡可能選擇有源晶振
3、如果你的晶振是用在RTC芯片上,強烈建議你用愛普生提供的實時時鐘模塊替換現有的RTC。
深圳市麗晶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定時IC,延時開關芯片,觸發延時IC,定時芯片方案開發,更多產品請咨詢:0755-2910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