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全球半導體創業者的黃埔軍校,那就非成立于1957年的Faichild Semiconductor不可。這家W.Shockley口中的“八叛逆”所創立的半導體公司可以稱得上是半導體工業的搖籃。
據著名記者Don Hoefler在1971年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硅谷的芯片公司都和Faichild Semiconductor或其聯合創始人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如Intel和AMD兩大X86處理器巨頭就是由Faichild Semiconductor的前員工創立的。
對于中國大陸的集成電路領域,也存在這樣一家公司,那就是由戴偉立等三位華裔創立的Marvell。據維基百科,周秀文(Sehat Sutardja)博士與其妻戴偉立(Weili Dai)、其弟周秀武三人在1995年創立了Marvell,這家在大容量存儲解決方案、移動與無線技術、網絡和消費電子產品有深厚積累的Fabless不但是全球第九大Fabless(2017年數據),更是中國芯設計企業的搖籃。
從巨頭林立的存儲中起家的企業
1995年,伯克利的三位高材生攜著來自父母和朋友的35萬啟動資金在加州圣塔克拉拉成立了一個無晶圓廠,并招聘了四個員工,那就是后來名譽天下的Marvell。
據創始人之一的戴偉立女士介紹,他們做的第一個產品就是存儲,當時市場上已經有了TI、松下和IBM等巨頭,Marvell的從這個產品入手,讓所有人都認為他們“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是非常危險的,但戴偉立他們堅信他們所掌握的新科技會成為未來的潮流。
當時的正是混合信號芯片開始流行的時候,Marvell就從這些芯片入手,在短短三四年內就實現了盈利。并于2000年就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時Marvell的股票承銷價格是15美元,在上市當天,Marvell就漲到了56美元,成為半導體史上原始股價格最高的企業;上市當年的股價也上漲了278%,位華爾街全季度之最。得益于此,三位創始人同年即登上《財富》40歲以下富豪榜,公司的原始員工中也有數百人成了百萬富翁,相信這與后來那么多國產芯片創業者都來自Marvell不無關系。
后來,Marvell做WIFI芯片、做基帶、做處理器,進一步擴充了公司產品線,在市場上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雖然后來在智能手機處理器和往4G轉型的過程中,Marvell經歷了多重的考驗,但在新任CEOMatthew J. Murphy的帶領下,公司做了一些業務精簡,重新聚焦公司業務,重新在新半導體產業找準了方向,夯實了基礎。
最重要的是,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Marvell培養了一大批中國芯創業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和Marvell扯得上關系的中國集成電路企業包括但不限于瀾起、RDA、樂鑫、景略、芯啟源和移芯通信等企業,當中涵蓋了模擬與混合信號芯片、射頻芯片和無線芯片等企業。
(1)瀾起科技的發起人戴光輝:Marvell工程研發總監
(2)RDA魏述然:Marvell集成電路設計經理
(3)樂鑫張瑞安:Marvell藍牙芯片的推動者
(4)景略何潤生:Marvell高級技術總監
(5)芯啟源盧笙: Marvell第一顆手機芯片的推動者
(6)移芯通信劉石:Marvell公司的算法協議棧及系統架構高級總監
Marvell能成為中國IC搖籃的原因
之所以Marvell能成為創業中國集成電路創業搖籃,當年上市造就的一批富豪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這與Marvell的經營模式也有莫大的關系。
根據硅谷相關人士透露,由于創始人是華人的緣故,他們公司硅谷總部有很多華人,占比一度高達八成。公司在培養人方面也有其一套。據業內人士透露,Marvell內部很多組內都會有rotation制度,一個組內的活兒每個人都會輪轉一番,這樣萬一有人請假或者跳槽,組內的活兒還是能正常維持做下去。這個角度來說,作為職業的第一份工作,Marvell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這也為后來的創業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