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循環定時IC芯片,常見的都是采用32.768KHZ晶體時鐘振蕩,有的也用RC振蕩。有很多定
時模式可供選擇,常見的定時模式是4H-20H、6H-18H、8H-16H。定時芯片無論是采用裸片還是封裝
片,在設計電路時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晶振自身的輸出能力很小,只是毫瓦級的電能量。在芯片內部,需要將這個信號放大幾百甚至上
千倍后才能正常使用。定時IC芯片與晶體在PCB上面是通過布線相連的,布的這條線就相當于電容或
數段導線,會產生電流,導線越長電流越大。這條線也可以是接收電源,導線越長接收的信號越強,
接收到的電信號強度超過或接近晶振產生的信號強度時,芯片輸出的就不再是固定頻率方波,輸出
信號很亂,造成數字電路不能同步工作。在 Layout 時晶體要離芯片管腳盡可能的近些。
晶體是定時IC 的關鍵元件,時鐘振蕩是通過電激勵產生固定頻率的機械振動,振動產生電流再
反饋給電路,電路接到反饋后進行信號放大,再次用放大的電信號來激勵晶振機械振動,晶振再將
振動產生的電流反饋給電路,就這樣往復循環。當電路中的激勵電信號和晶振的標稱頻率完全一樣
時,此時電路就能夠輸出信號強大,頻率穩定的天線波。整形電路再將正弦波變成方波送到數字電
路中供其使用。